冀东烈士陵园

【先烈永不忘】系列图文展

发布日期: 2023-11-07

前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缅怀在冀东这片热土上斗争过的无数革命先烈,铭记冀东人民英勇投身民族独立解放事业所进行的顽强抗争,大力弘扬英烈精神,进一步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的浓厚氛围,冀东烈士陵园管理中心特举办“先烈永不忘”图片展览,以慰忠魂,以证历史。

 该展览重点展出在冀东地区顽强斗争的邓培、郭友三、赵玺珍、苏连存等著名烈士的遗物照片。通过一幅幅带有厚重历史感和故事性的图片,让人们感知: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是烈士们以捐躯报国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冲在前面,是烈士们无惧生死为中华民族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是烈士们在改写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

 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纪念王克如烈士诞辰110周年

01 王克如

 王克如(1913—1947),原名王世裕。1913年,他出生在河北省滦县安家庄(今唐山市)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他就随舅父到辽宁,先在一家商店学徒,后来又到本溪一个林场记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在错草峪毅然参加了群众自发组织的本溪湖抗日义勇军。1932年春,他回到家乡,先后在门头沟煤矿及山西太原汽车公司任小职员。1936年,他又回到家乡,不久,经周文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以卖文具为掩护,进行秘密联络活动。1936年底,他来到赵各庄民众教育馆,利用教师的身份,在矿工和社会青年中广泛交结朋友,以生动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启发工人群众的民族意识和阶级觉悟,卓有成效地开展着宣传发动工作。1938年3月22日至5月4日,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爆发,罢工中王克如亲自写标语,发传单,大造革命声势。他在民众教育馆所做的长期宣传发动工作,对促成罢工胜利,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1938年夏,河北省委、冀热边特委发动了武装抗日大暴动。7月下旬,河北省委决定成立唐山市委,王克如被任命为唐山市委书记,公开身份为唐山协合学院学日语的学生。马家沟中学党支部是王克如于1938年秋亲自发展建立的基层组织。1940年,他由天津返回冀东游击区参加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工作,并先后担任了中共遵化县委书记、中共迁遵兴联合县县委书记等职。1943年7月,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分别成立中共冀热边特委和冀热边行署,特委任命王克如担任冀热边行署财政科长。1944年7月,冀热边财政会议召开。会前,王克如就“财政制度、供给部,军队领款”等情况,向党政军主要领导人李运昌做了专门汇报。王克如在主持行署财政工作期间,加强了冀东根据地财政管理,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有力配合了抗日武装斗争的深入开展。1945年春,他奉命调十七地委任城工部长。冀热辽部队奉延安总部命令迅猛出击,兵分三路向热河,辽宁进军,在此重大战略转移之际,王克如出任冀热辽行署财政科长。1945年9月6日,冀东人民自己的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冀热辽分行在玉田正式成立,行署财政科长王克如兼任了第一任经理。1947年4月2日,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在热河北部林西县召开第一次党代会,他作为冀东行署唯一的代表参加了冀东代表团。会后,代表团在团长苏林彦等同志率领下,于归途中夜宿热河乌丹县境内的柴火栏子村,遭到热北惯匪骑兵和国民党第十三军漏歼残敌近千人的袭击。在弹尽势危之下,王克如这个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毅然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牺牲时年仅34岁。

02 王克如烈士生前用过的毛毯


纪念周文乃烈士诞辰100周年

01 周文乃

 周文乃(1923-1946),1923年4月6日,生于山东省聊城县一贫苦市民家庭。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随母亲到西安。1938年2月,他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1938年5月,年仅15岁的周文乃,由于学习好、思想进步、表现突出,破例被党组织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工作需要,周文乃在抗大学习还没结束,就被分配任抗大五大队政治处技术书记。1939年,他到晋察冀军区抗大二分校政治部担任青年干事。1941年,他到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继续做青年干事工作。1943年2月,他调任冀东军分区政治部秘书兼组织干事。1944年9月,他调任第十一团总支书记。1945年2月,他任第十一团政治处主任。同年10月,周文乃任第十一团副政治委员。奉冀热辽军区指示,部队在第十一团和第五十一团基础上,扩编为冀热辽第二十五旅,周文乃任旅政治部主任。之后,第二十五旅改编为热河纵队第三旅,周文乃先后改任旅政治部副主任、第八团政委。1946年1月9日,国民党军向承德方向进犯,企图在1月13日停战生效前,占领连接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地承德。1946年2月2日,敌人向东大岭阵地进攻,我军全力反击。从2月26日至3月1日,我军四个旅(热河纵队二、三旅,冀热辽纵队二十七旅,冀东十二旅)在军区首长亲自指挥下,围歼这股敌人,毙伤1000多名,其残部仓皇逃窜。在这次战斗中,周文乃不幸被敌炮重伤,壮烈牺牲在保卫热河战役的最前线,时年23岁。

02 《伪满征战记》记述了1945年6月间十一团挺进热南的战役行动。是一部未完成的长篇报告文学。难以想象,在生活极端困苦的“无人区”里,周文乃却仍然坚持写作,而且用的是毛笔,毅力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