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烈士陵园

永远的怀念——才山

发布日期: 2023-03-16

才山(1911—1945),原名才治安,又名才维城。1911年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王家屯。自幼聪明好学,在本县中学毕业后,先后考入沈阳第二工科高中、哈尔滨工科大学。1929年考入北平俄文法商学院,后并入北平大学。1932年由北平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参加辽西北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不久流亡到北平。七七事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组建“中华民族抗日先锋总队”,先后任中队长、大队长。1939年,任华北抗联第三大队长。1940年,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步兵第十团参谋长,领导队伍粉碎了日军对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十路围攻。1943年冬,由北平调至冀东,担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副参谋长。1944年,第十三军分区成立了军工处,才山兼管军工处工作,期间选址建厂、购买设备和原材料、组织技术人才为冀东地区部队提供武器弹药。1945年7月3日与尖兵剧社和长城剧社的文艺战士们一同前往军区机关驻地玉田。1945 年7月4日,才山在河北唐山杨家峪对日寇展开了作战,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突围出去的人们回到杨家峪。在烈士的遗体中找到了才山副参谋长。随后,杨家峪的人民,按照当地的习俗,举行了最隆重的安葬仪式。老年人献出了自己的寿材,全村的人个个噙着眼泪,在一片痛哭声中,安葬了才山烈士等人。为了纪念才山等40多名烈士,党和政府在杨家峪建立了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