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烈士陵园

永远的怀念——苏林燕

发布日期: 2023-03-17

苏林燕(1908-1947),原名苏连庚,号林彦,化名祝庸,高凤翥,1908年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幼年他在离村不远的华岩寺小学读书,1925年考入丰润县师范讲习所。学习期间,他接触很多进步青年。1928年,他从丰润县师范讲习所毕业后相继在迁安县三屯营(现属迁西)、丰润县的黄昏峪、西胡各庄等地教书期间,受一位教书先生影响,对共产主义思想有了初步认识。1933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东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他和广大青年一样投身抗日救国斗争中。1933年冬,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苏林燕在丰润县西胡各庄学校教书,他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在小学教员中进行抗日宣讲活动,秘密组织“小学教员联合会”,发展党员。1935年1月,“教联”进行罢教斗争,但因被泄密而未能顺利进行。斗争失败后,他被调到丰润南部的爽坨小学。1936年6月,苏林燕被任命为中共丰滦边委书记,他省吃俭用变卖家产把钱财用于党的活动经费。1937年,反动政府开除了他的小学教师职务,此后他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同年3月,经冀热边特委批准,他调任中共丰北县委书记,在当地发展党组织,开展抗日工作。1938年7月7日,苏林燕、魏春波、孔庆同、张志超、阎锡久等人集合了400多名基本队员汇集岩口,举行抗日武装暴动,部队编为冀东抗日联军第四总队。1940年夏,苏林燕任中共冀东东部地委组织部长,主要活动在丰滦迁、丰玉遵地区。1941年底,在苏林燕的努力和组织参与下,丰滦迁联合县陆续建立了十个区,抗日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发展,为以后粉碎敌人的四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1947年5月20日,苏林燕率代表团参加中共冀热辽分局党代会从热河林西(现内蒙古自治区)返回,晚上宿营于赤峰市的柴胡栏子村。5月21日清晨,代表团被国民党军队围困,苏林燕带领同志们突围中牺牲,时年3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