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烈士陵园

永远的怀念——王仲华

发布日期: 2023-03-17

王仲华(1907-1939),原名董毓华,1907年11月8日生于湖北省蕲春县狮子镇董冲村一个穷秀才家里。自幼立志救国,刻苦好学。1924年8月,他考入武昌启黄中学,插读初二上班,成绩优异积极参加学校进步运动。1925年5月4日,他参与中共湖北省委领导的游行示威爱国运动。同年夏,经董必武、陈卫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他按党组织指示回蕲春家乡,以教书作掩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同年11月初,他利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有利形势,迅速组建了中国国民党蕲春县狮子口区党部,当选常务委员,后又发起成立区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学生会和儿童团等群众组织。1927年,王仲华到县立第二高等小学任教,坚持地下革命活动。1933年秋,他由武汉至北平考入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在尚未找到党组织的情况下坚持秘密开展革命宣传工作,为一二九爱国运动培养了众多骨干。1935年,王仲华任中国大学生联合会第一任主席和第一任支部书记。1936年2月,党组织鉴于他已被当局悬赏通缉,处境危险,遂决定让他离开北平前往天津,积极开展平津两地上层爱国人士的统战联络工作。1936年7月,他调任中共北方局特派员兼中央军委北五省联络局成员。1937年5月至6月,他以代表身份参加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的白区代表大会。1938年,王仲华任冀东抗日联军政治委员。1939年1月,王仲华任中共冀热察区委员会秘书长。同年3月,他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司令员。1939年6月,王仲华积劳成疾,不幸逝世,时年3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