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赵观民
发布日期: 2023-03-17
赵观民(1915-1942),曾用名赵耕田、田野、张健翼、陈华,1915年5月生于河北省保定市一个贫苦的市民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1926年7月考入保定帅府小学四年级插班读书,学习成绩优秀,1930年考入半工半读性质的保定第二职业学校,后阅读了大量的革命书籍,为投身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1931年,赵观民参加保定二师等学校发起的以抗日救国为中心的学潮活动,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1934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夏,赵观民奉命到天津从事革命工作,在当时的天津河北工学院担任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并以该校实验室助理员的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七七事变后,他以天津工人救国会负责人和天津各界救国联合会负责人的身份从事爱国运动,团结愿意参加抗日救国的教授,为开展冀东游击战争服务。1938年,他参与冀东大暴动的准备工作,后留在天津,担任后方供应工作。1940年,赵观民任冀东西部地分委书记兼蓟(县)宝(坻)三(河)联合县书记。在冀东西部工作期间,他对同志、对群众诚恳热情,平易近人,特别是他豪迈爽朗的性格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给干部和群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1942年9月19日,他在兴隆县小沙峪沟养伤时不幸被敌人包围,突围时壮烈牺牲,年仅27岁。他在冀东浴血奋战两年有余,对于冀东西部地区建党、建军和建设游击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优良作风和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给广大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在冀热察区党委和冀东区党分委担任领导工作的姚依林、李运昌、李楚离以及和赵观民一起战斗过的老同志都回忆说,他是一个深受干部、群众爱戴的党的好干部、好党员,冀东人民永远缅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