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周文彬
周文彬(1908-1944),原名金成镐,1908年9月23日,他出生在朝鲜平安北道新义州红南洞。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朝鲜之后,全家迁居中国通州(今北京通县),后加入中国国籍,定居通县复兴庄。1916年,他入通县潞河小学。1922年,他考入潞河中学。1926年,周文彬在潞河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秋天,中共潞河中学支部成立,他任党支部书记兼党小组长。1928年秋,他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他经常到辅仁大学给知心同学讲中央苏区的红色政权,讲全国人民的抗战高涨等等,鼓励同学积蓄资本,组织了“科学社”,试制炸药、防毒面具和电台等,支援了当时的革命斗争,也为党培养了一批军工人才。1936年夏,周文彬担任唐山工委书记,成立了党的唐山工作委员会,主要开展开滦煤矿的工运工作。1938年3月21日晚,周文彬召集工人积极分子,共同研究了罢工的具体做法和罢工委员会的组成以及工人纠察队的问题,并决定22日下午1点开始全矿总罢工。经过14次谈判,签订了劳资协约16项。坚持50天的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取得胜利。1937年12月,他在滦县多余屯召开京东10县抗日人民代表会议,决定举行冀东人民起义,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之后,又在滦县榛子镇召开会议,确定周文彬负责发动开滦工人罢工和起义的工作。1938年10月间,四纵队党委组成了军政委员会,周文彬是委员之一,并任第一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3月,他任冀东地委书记,积极恢复和重建地方党的组织工作。同年7月,冀东地委改为冀察热区党委冀东分委,为分委委员。同年8月,周文彬率抗联第五总队,攻打滦县沙窝、泽坨、河南庄等据点,并一举攻克曾家湾据点。1944年10月17日,周文彬在丰润县杨家铺主持召开《双减》会议时,被敌人包围,为掩护同志突围,壮烈牺牲,时年37岁。